現在就開始把黃金博物園區好好地參觀一下吧!首先是來到位於金光路上的日式舊建築「四連棟」,
這個四連棟是目前台灣少數保存完整的特殊規模日式建築物(日治時期是金瓜石的日人職員宿舍),
建築物是四戶一棟的型式,均為家庭居住的規模,四戶都有各自的玄關、廚房、浴室、廁所等設備。
要配合導覽人員帶領進入參觀,由於房舍是古蹟,所以參觀人數都有總量管制。
房舍內的擺設都是盡量模仿當年日式房舍內的陳設,比較特別的是有防空洞。
接下來我所拍的相片,都是四連棟內重現早年的內部陳設實景,讓人產生思古之幽情。
在這讓人有不用去日本也能享受日本味的感覺,這種日式宿舍環境,感覺居住起來一定很愜意!
看到這屋脊的樣式,好像跟保安車站的一樣,門牌是金光路,那這裡住的不就是金光黨?哈哈!
過了四連棟的外牆上,有四個卡通圖案轉盤,分別是健康、愛情、財運及事業,轉轉轉看運氣如何。
接著再往前走過去,會來到一排的商店街,這裡有賣吃的、也有賣玩的,不過最吸引我的是這一攤,
賣著手工藝創作的,你看他用芒草可以把它做成孔雀,厲害吧!
這個童玩釣竿,線下釣到的那隻魚,是用芒葉做成的,不得不佩服人的創意,傳統的感覺珍棒。
走著走著看到這攤在賣冰淇淋,心想今天自己一個人來,當然要對自己好一點,這個冰淇淋還真貴,
一個50元,不過他的製作過程比較特殊,上次是在高鐵台中站有買過,不好意思我就再快樂一下啦!
這是金瓜石派出所,它的建築外觀是全國最美麗的派出所之一。
看看這個指示牌,黃金博物園區內的範圍很大、景點真多。
要感謝今天兩位的導遊人員,藉由她的認真又豐富的引導介紹,讓我對金瓜石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。
在聽導覽介紹的時候,發現一隻肥嘟嘟的橘色狸貓,模樣還真可愛,我一拍許多人也跟著我拍。
再來是要參觀此地必來的景點「太子賓館」,這個日據時期為了接待日本天皇而興建的日式建築物,
卻從未真正接待過日本天皇到此居住,因為天皇擔心受到這裡採礦,會影響到健康,真是懦弱行為。
這裡因為慶祝台北縣升格新北市,所以好像到年底都是免門票,大家可以自由進出參觀。
太子賓館的門牌號碼是金光路6號,日本人也搞66大順這種東西嗎。我也不知道,忘記問!
其實我蠻喜歡日式建築這種和式風格,要嚴格講起來日本也是在我們唐朝,派人來學來抄,
下次應該要講「唐氏建築」,而不是「日式建築」,還有釣魚台是我們的,哈哈!
注意看太子賓館正廳入口上方的屋簷,那個圖案像啥?是日本的富士山,為了要取悅天皇,
還真是有心,可見「馬屁文化」在全世界、從古至今,都是一脈地傳承下來的,唉!
太子賓館是國家古蹟,為了慎重保存,就沒有開放給人進入參觀,來到賓館後方的小丘上,
可以看到這個地方應該是餐廳,另外附帶一提的就是傳統日式氣派的建築,傭人房的位置,
都是在距飯廳最近、整座建築最偏僻的角落,而且不能從正門進出,要走偏門。
而這座太子賓館後方的一些水泥地,據說是設計給天皇打高爾夫球的。
回到賓館的側旁,日本是傳統日式氣派的房舍,都有小橋流水的園藝花園。
往上看去右方的建築物就是黃金博物館,待會我們要去掏金的地方。
無耳茶壺山頂的那隻獅子,從這方向望去,就真的有那個FU了。
往黃金博物館的路上取名叫做櫻花道,這裡春天(二月份)的時候,兩旁的櫻花會盛開。
不過要小心,聽導遊說因為這裡的環境,會有一些平常棲息在礦坑裡的龜殼花毒蛇出沒。
循著當年採礦台車的軌跡前進,我那隱性鐵道迷的靈魂,似乎又要復活出竅。
往金瓜石勸濟堂的方向望去,金瓜石跟九份比起來,一樣都是山城,這裡卻保留了當初原始的真。
看到這裡的山壁,就知道這的地質應該是很特殊,也因這種特殊的岩層地質,造就這裡各種礦產。
咦!往這方向看無耳茶壺山,就有像了吧!獅子不見了,其實最主要是看的方向,有不同的想像。
在黃金博物館外的空曠地方,這兩株榕樹景觀有那種夫妻樹的FU。
這裡也有當初採礦的台車,不過只適合小朋友來體驗,這是兩個女兒他們那天來拍的相片。
接下來就是下午的重頭戲,DIY的掏金體驗。
掏金的體驗地點在黃金博物館的二樓,要事先買票,我們因為是參加北縣府的團體,所以免再付錢。
進入體驗區領取物品,隨意找個位置坐下。
這就是分配給我要DIY的東西。
先將碟子將泥土中大塊的石頭去除。
看到沒?我可是很認真的在掏金喔。
沖洗去除大塊石頭到剩下約十元硬幣大小的細砂。
將剩餘的細砂及少許的水,倒進剛剛給我的黃金博物園區罐子裡,再將軟木塞放入瓶口封緊。
看到沒這樣就是大功告成了,裡面的細砂可是有砂金喔!
請現場工作人員幫我拍張大功告成的相片。
也放一張老婆及兩個女兒她們那梯次很認真掏金的相片,成品是可以帶回家作紀念的喔!
再看一次無耳茶壺山,站在黃金博物館二樓上方來看的角度最像。
最後一個體驗活動是實際進入當初挖金礦的本山五坑坑道體驗。
要進入坑道前會宣導安全規定,還有戴安全帽,先會贈送一個藍色的內襯,再帶上帽子,
這是兩個女兒那梯次的相片,光戴內襯看起來有點像小瓜呆,哈哈!
戴好安全帽就準備要進入坑道體驗啦,本山五坑!
即然難得來當然要在坑道口拍張獨照,證明到此一遊。
礦坑的工作環境,「安全第一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現在開放的坑道環境,已經是改善很多,當初還在挖金礦時,可沒那麼舒服。
用開閃光燈的方式,可以更清楚看到坑道內的岩壁結構及一些設施。
再往裡面是真正挖礦的工作場所,現在已經沒挖,據說坑道內的環境很適合蛇類棲息,要小心點。
模仿當初工人開鑿隧道的擬真實景。
當初運送金礦的台車,還真小台。
據說這塊岩脈上還有存在著金礦喔!
這個本山五坑坑道內,規劃改善了當初環境,你看現在有木棧道,還有語音導覽,舒服多了。
用閃光燈跟不開閃光燈來呈現坑道內的實景,都可以感覺到非常潮溼。
用蠟像呈現當初工人開採金礦的實景,那個礦石還真大塊。
結束礦坑的體驗,今日活動也快近尾聲,我沒隨大家到黃金博物館自由參觀,而是選擇爬山,
可以一探黃金山城的實境,也可以運動一下。
就往黃金神社的方向前進吧!
隨著石階越爬越高,燦爛的陽光照耀在金瓜石山城上,這幅美景真得漂亮。
這兩座石燈在勸濟堂廟口也有看到過。
路旁有兩個石座,上面寫著「中夫坑」,不知實際的意思代表為何?
遇到第一座鳥居,從上而下鳥瞰,居高臨下不愧是神社建築的最佳位置。
到了神社入口,看看時間還夠,想再往上爬,看看上面還有什麼,等下山再進去看看。
這個登山步道走起來還算輕鬆,路線也很清楚,對照山勢越爬越高,感覺山景也就越美。
這個可能是當初開採金礦的纜車設施遺跡。
當年纜車站荒廢後,已埋沒再荒煙蔓草之中了,政府有在規劃要恢復這裡的纜車來發展觀光。
繼續拾著階梯石塊緩慢往上而行,眼前所見的是這裡綿延不斷的山景,左邊就是無耳茶壺山。
從這裡的告示牌發現在芒草之後就是本山四坑,可惜因為坑內的溫度及環境不適合對外開放。
在此看看時間已經將近四點,打消原本還想再往上爬的意念,其實這條路再往上爬可以越嶺,
到達九份的102縣道。
看看金瓜石有陽光及沒陽光的兩種景致,是不是有「復照青苔上」的感覺。
來到這看山的感覺,跟在別的地方不一樣,有一種荒涼中的淒美。
下山吧!回到剛剛的神社遺址,可以進去逛逛看看了。
光看這神社就知道有那種希臘神殿的氣勢。
俯瞰下方的黃金博物園區及金瓜石山城。
來個跟無耳茶壺山的合影吧!今天的金瓜石之旅,真棒!
下到黃金博物園區這邊後,決定循著台車軌道往當初入口的方向走。
看著告示牌,確定鐵軌前進方向是往金瓜石車站,心裡更篤定往前走。
這種小台車軌道,當然會吸引鐵道迷注意的目光,這種荒涼的蒼傷美。
邊走邊拍照,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拍鐵道,拍出來的效果,都很值得欣賞。
鐵軌盡頭再循著金瓜石車站指標續走,變成步道階梯,這裡有許多偶像劇或電影來取景。
不過步道旁早期的日式房舍,許多都已傾倒荒廢,有待政府加以整修維護。
這段階梯非常適合情侶來此牽牽小手、漫步於此,肯定感情會增進不少。
走到這座警衛亭就代表要來到入口處了,據說這座在以前是公車站的售票亭。
剛我沒去黃金博物館看展覽及實地體驗摸黃金磚,補兩張老婆及兩個女兒的相片。
就在這張拍到夕陽照在獅子上,真正有黃金山城FU的相片,結束今天的旅程,返回北縣府。
- Dec 05 Sun 2010 23:38
99.12.05 2010礦山芒花季˙黃金山城逍遙遊(下集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